初中女孩因晕血引发急性心功能衰竭,96小时抢救,年轻生命顽强回归


近日,初中女孩豆豆(化名),在家中做饭时切到手指,因“晕血”引发罕见的突发应激性心肌病,急性心功能衰竭,命悬一线!父母把危重状态的豆豆送往米兰网官网,从急诊科到重症监护病房,经历96小时的生死考验,豆豆终于闯过最危险期,回到普通病房观察。
发病当天下午,豆豆正在家中做饭,不慎切伤手指,伤口不大,但突然的出血让她出现了晕血反应,很快意识丧失。半小时后意识恢复,她开始剧烈咳嗽,咳出的竟是粉红色的泡沫痰。恐慌中,家人连忙带孩子到附近的医疗机构,因判断情况危重,在当地医务人员建议下,家人将孩子送往米兰网官网抢救。
与死神赛跑,迅速展开抢救
当晚抵达米兰网官网急诊科时,豆豆病情持续加重,已出现呼吸衰竭,血氧饱和度下降到90%,射血分数只有20%左右,远低于50%的正常值,生命体征也极不稳定,心率快到120次/分、血压降至90/60mmHg。急诊团队立即将她收进抢救室,实施气管插管、连接呼吸机辅助进行通气、升压药维持血压。紧急抢救后,豆豆的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4-97%,血压维持在110/65mmHg左右。稳住生命体征、完善相关检查检验后,医院组织来自急诊科、重症医学科(ICU)、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、心脏科、心脏血管外科、药学部、介入医学科的相关专家,启动多学科联合会诊,寻找病因。
经会诊初步诊断指向心功能不全,也就是老百姓熟悉的心衰。但诱因到底是病毒性心肌炎,还是心理应激诱发的应激性心肌病需要进一步明确,这成为病情发展和制定下一步救治方案的关键问题。
精准研判与生命守护接力
第二天上午,昏迷状态下的豆豆被转入重症医学科,接受降压药、呼吸机、高浓度纯氧吸入等治疗手段,团队第一时间进行了细致的心脏评估。终于,好消息传来:豆豆的心脏功能较昨日有改善。与此同时,相关检验结果陆续回报,全部呈阴性。但豆豆这么年轻,为什么会发生这么严重的心衰?心衰会不会反复?这么严重的心衰,一旦发生心脏骤停,该怎么办?这些问题都是临床医生需要考虑的。ICU段军主任再次组织多学科专家会诊,对豆豆的心功能不全进一步判断,专家们高度倾向于诊断“心理应激诱发的应激性心肌病”——即惊吓过度导致的心肌异常收缩,身体和精神应激导致的心脏功能失调,但需要ECMO支持的可能性依然存在。ICU医护团队每4小时进行一次床旁心脏超声监测,密切追踪豆豆的细微变化。
仁心仁术创造“心”奇迹
精心的治疗和严密的监护终于看到了曙光。第三天下午,豆豆的心脏功能出现了显著且持续的恢复,各项指标回到了接近正常的水平!经过综合评估确认安全后,为她安全撤除了气管插管。豆豆终于能够再次自主地呼吸,年轻的生命顽强回归。
在ICU稳定观察3天后,豆豆转入中西医结合肺病科普通病房。此时,救治重点转向了心肺功能的进一步调理和康复。谢万木主任、阎玥副主任、石静护士长为她量身定制了康复计划,在积极进行物理康复训练的同时,融入了中医特色的理疗和调理手段,陪伴着她一步步恢复体力。
经过半个月的治疗,豆豆在父母的陪伴下,顺利回家,正在逐步回归到学业生活中。经过这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重启,在家人和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,每一个人都更加珍惜坚守与信任的重量。愿豆豆身体健康,在学业中取得好成绩,快乐过好每一天!